火狐vip体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火狐vip体育

联系人:焦经理

联系电话:150-3800-2521

联系电话:173-3717-4000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

安达维尔(300719):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

来源:火狐vip体育    发布时间:2025-09-15 20:29:48

  贵所于2025年1月3日出具的《关于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审核函〔2025〕020001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已收悉,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行人”、“安达维尔”或“公司”)会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人”、“承销总干事”或“中信证券”)、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发行人律师”或“观韬律师”)、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申报会计师”、“信永中和”)等相关方对问询函所列问题进行了逐项核查,现回复如下,请予审核。

  1、如无特别说明,本回复使用的简称与《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修订稿)》中的释义相同;

  2、本回复中若出现总计数尾数与所列数值总和尾数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所致;

  报告期内,发行人收入分别是47,545.72万元、41,254.61万元、85,086.09万元和36,551.36万元;发行人净利润分别为1,042.57万元、-4,581.54万元、11,348.51万元、1,390.30万元,2024年1-9月下降为447.18万元。根据申报材料,发行人2022年业绩下滑根本原因为防务业务受到部分重点型号合同签订、重点项目采办流程和验收进度滞后以及个别已交付军品审价等多重影响,2023年已回到正常状态节奏。2023年第四季度收入为43,644.39万元,发行人于2023年第三季度完成招投标程序,并于当年集中交付并确认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收入21,778.30万元,毛利率较高。发行人最近一期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6.43%、25.68%,高于2.80%、14.91%的可比公司中等水准,管理费用中业务招待费约占6%,销售费用中业务招待费、销售服务费合计约占25%。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74.98%、70.11%、79.11%、75.30%,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53,302.77万元、48,152.98万元、75,377.67万元、77,039.69万元,呈增长趋势;应收账款最近一期逾期占比为31.44%,部分客户回款速度较慢;前五大应收账款客户合计金额占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为57.55%、56.67%、58.02%、58.62%。根据申报材料,应收账款回款受完工进度和客户结算流程影响,周期较长,前五大应收账款客户账龄存在1年以上情形,公司最近三年末账龄1年以上应收账款比例均在30%以上。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392.04万元、-2,567.81万元、3,064.27万元、-12,865.83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持续上升,其中,发出商品账面余额分别为3,223.75万元、6,666.66万元、7,344.86万元、8,180.28万元。根据申报材料,相关发出商品存在发出经客户验收后尚未签订合同、未确认收入的情形,此外企业存在未签订合同或协议即进行生产备货的情况,相关活动均为预先生产活动。

  报告期各期末,企业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金额的比例为95%以上,金额呈上涨的趋势,最近一期末金额为46,797.38万元,主要为短期借款、应该支付的账款、应当支付的票据;最近一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0,317.38万元。

  根据申报材料,公司部分业务资质于2024年10月、2025年8月到期。报告期内,公司因违法违规受到处罚。

  请发行人补充说明:(1)说明军用、民用以及防务、航空业务区分的标准,分别对应的营业收入金额和占比,以及对应按产品构成区分的营业收入金额和占比,并结合可比公司业绩变动情况、主要客户和下游需求变动情况等,说明各类业务业绩波动的原因及合理性;(2)结合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开展情况,进一步说明2023年收入大幅度增长、毛利率较高的原因,有没有偶发性,相关影响因素未来是否会持续;(3)列表说明2021年至2023年第四季度确认收入的金额、对应的客户、产品、毛利率、合同签订时点、发货时点、验收时点、收入确认时点,说明收入确认是不是满足会计准则要求,进一步结合可比公司情况,说明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的原因,该特点未来是否会持续;(4)结合业务招待费、销售服务费等详细的细节内容,说明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高于行业中等水准的原因及合理性,是不是真的存在商业贿赂情形;(5)对比同行业公司客户集中度,说明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高度集中的原因,是不是满足行业惯例,结合与前五大客户的合作历史、合作协议等,说明是否存在对核心客户的依赖风险及应对措施,并说明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存在一定变化的原因,与相关客户的合作是否稳定;(6)结合收入变动原因、对不同业务类别主要客户信用政策、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回款周期,说明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账龄、对应项目完工进度、客户结算进度、期后回款情况等,说明逾期未回款金额占比较高的原因,客户履约能力或付款意愿是否发生不利变化,是否存在回款风险及应对措施,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回款进度,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合理;(7)结合(6)等,说明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波动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收入等情况相匹配;(8)存货及发出商品期末余额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发出商品库龄等,说明长期未获验收的原因,是否存在相关纠纷,对发出商品的盘点及核验情况,未签订销售合同即发出商品、备货生产的比例、原因及合规性,是否合乎行业惯例,是不是真的存在已备货或发货后客户撤销订单或未取得订单的情形,相关的风险及应对措施;(9)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流动负债期限、货币资金及(6)(7)等情况,说明公司是不是真的存在流动性风险及应对措施;(10)公司过期或临期资质的办理进展情况,是不是真的存在无法续期风险及应对措施;(11)结合(8)及报告期内相关处罚的具体内容及整改情况,说明相关处罚对公司经营、业务资质的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有效执行,是不是满足《注册办法》相关条款的规定;(12)列示财务性投资相关科目情况,说明公司最近一期末是否持有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包括类金融业务)情形,自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至今,发行人新投入或拟投入的财务性投资及类金融业务的具体情况,是不是满足《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8号》及最新监管要求,是否涉及调减情形。

  请保荐人核查并发表意见,请会计师核查(1)-(9)(12)并发表明确意见,请发行人律师核查(10)(11)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说明军用、民用以及防务、航空业务区分的标准,分别对应的营业收入金额和占比,以及对应按产品构成区分的营业收入金额和占比,并结合可比公司业绩变动情况、主要客户和下游需求变化情况等,说明各类业务业绩波动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是从事航空与防务领域高端装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航空领域特指民用航空领域,属于民品业务,包括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防务领域特指军用领域,属于军品业务,包括军用的航空装备和航天装备。公司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军队、军工集团、民用航空公司、通用航空公司等,详细情况如下:1

  、对于军品业务。公司将向军队客户、军工集团客户销售的产品划分为军品业务,按照军品业务产品的具体应用领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航空装备、航天装备。

  2、对于民品业务。公司民品业务分为商业航空业务、通用航空业务,其中:(1)商业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进行经营性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中国国际航空、中国南方航空、中国东方航空等各民用航空公司。公司的商业航空业务主要来自于上述国内民用航空公司的维修业务以及机载设备动,如航空摄影、医疗救护、气象探测、空中巡查、人工降水等。公司的通用航空业务主要来自于国内通用航空公司的机载产品加改装以及贸易业务。

  近年来,中国军工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的《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5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7,846.65亿元,同比增长7.2%,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防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和国际安全形势的复杂多变,促使各国加大国防投入。此外在技术层面,中国军工行业在航空、航天、舰船、地面兵装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推动了装备性能的大幅提升。例如,我国航空装备领域技术进步显著,新一代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的相继列装不仅提升了我国国防实力,还推动了军工市场的发展。未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中国军工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公司军品业务以航空装备为主,主要客户包括G1、A1、D1等,预计未来市场有较大增长空间

  军机装备是我国武器装备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力量。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军机总体数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WorldAirForces2025》,当前全球现役军用飞机总计52,642架,我国现役军机总量为3,309架,占世界军机总量6%,仅次于美国与俄罗斯,排名世界第三。但是从数量上来看,中美军机差距极大,美国现役军机总量为13,043架,占世界总量25%,是中国的四倍。其中,我国战斗直升机数量为美国的1/6,运输机数量为美国的1/3。若要达到美国空军当前水平,未来几年中国军用飞机服役数目将呈现不断增长态势;结合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空军的规划目标和现役军用飞机的升级换代需求,以及国家对于军费支出的增加,国防军工对于航空装备需求将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航空运输行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民航运输业近年来大部分时间里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我国民航运输飞机在册数分别为4,054架、4,165架、4,270架。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航空客、货、邮运输需求均同步增长。

  根据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4-2043)》,预计到2043年,中国将新接收9,323架喷气客机。20年后,中国商用机队规模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近10,061架飞机,占全球客机机队的20.6%,中国国内航空市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航空运输市场。

  民航机队的持续增长将给公司机载设备研制、航空维修以及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业务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通航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大力培育通用航空市场,加快构建基础设施网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空管保障能力,努力建成布局合理、便利快捷、制造先进、安全规范、应用广泛、军民兼顾的通用航空体系的总体要求。随着我国通用航空领域相关政策的出台,近年来通用航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23年底,我国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传统通用航空企业690家,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且使用民用无人机的通用航空企业19,825家,通用航空在册航空器总数达到3,303架。

  2024年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因此,中国未来通用航空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通用航空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综上所述,公司下游的军工行业、商业航空市场需求旺盛,通用航空也进入市场快速发展期,都将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2022年度部分客户相关产品的项目启动、采办流程、合同签订、产品交付、验收进度滞后,相关业务收入确认相应滞后,使得公司2022年收入金额较报告期偏低。公司2022年受上述因素影响延期确认的收入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程滞后,收入延后至2023年确认。因此,2022年,主要受此类因素影响,公司对G108的销售收入整体由2021年的10,043.88万元下滑至5,977.73万元,对G106的销售收入整体由2021年的1,597.47万元下滑至659.03万元。

  上述因素对公司2022年收入、毛利的影响金额分别为9,729.32万元、3,777.40万元。

  公司于2023年集中交付XX训练系统形成收入21,778.30万元。该项目公司于2020年开始跟进,按军方客户原计划应于2021年至2023年分三批进行采购,但由于2021年、2022年军方两次招标均流标导致军方采购流程延后,直至2023年客户才进行集中采购,公司于2023年完成集中交付并确认收入。

  具体情况参见“问题1”之“二、(一)1、2023年XX训练系统项目的取得源自公司对客户的长期综合服务与跟研实现的技术积累,不属于偶发性业务”。

  3)2022年度,公司军品业务个别已交付产品受到审价因素的影响,调减了当年度收入,其中机载设备研制业务调减2,729.43万元,导致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收入金额较报告期偏低。

  2023年,公司机载设备研制业务逐步恢复正常节奏,重点项目相继落地,相关产品的交付、验收等进度已逐步恢复,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收入上涨至49,803.54万元,营业收入上涨至85,086.09万元。

  若上述相关收入按计划在2022年完成验收确认、剔除报告期内审价因素及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影响,则公司报告期内收入、净利润的测算如下:单位:万元

  若相关收入按计划在2022年完成 收入确认、剔除报告期内审价因素 及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影响,公 司营业收入金额测算(M=B+D+H+K)

  若相关收入按计划在2022年完成 收入确认、剔除报告期内审价因素 及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影响,公 司净利润测算区间(N=C+F(或G) +I(或J)+L)

  注1:上述按计划应于2022年确认、但延期至2023年确认的收入不涉及对2024年、2025年1-6月产生影响,相关测算不涉及2024年、2025年1-6月。

  注2:2022年至2024年加权平均净利润率=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之和/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之和。

  注3:该测算结果为相关收入对公司净利润影响的上限,即假设相关收入不产生额外费注4:该测算结果为相关收入对公司净利润影响的下限,即使用2022年至2024年加权平均净利率测算相关收入产生的净利润。

  注5:报告期内审价调减为直接扣减营业收入,因此审价对净利润的影响=审价对收入的影响金额*(1-15%)。

  根据以上测算结果,若上述相关收入按计划在2022年完成验收确认、且剔除报告期内审价因素及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影响,经测算,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分别为54,987.61万元、55,677.31万元、63,487.73万元、26,482.91万元,呈上涨趋势。

  降幅度约25.63%。2024年,公司收入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主要原因如下:①公司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业务2024年收入下滑,主要系:

  A、2024年公司部分军品因客户验收现场建设进度滞后导致未具备交付条件而延期交付。军品客户一般实行预算管理,采购及验收流程计划性较强,公司每年初即可根据军品客户的采购要求制定当年的生产及交付计划,在满足一定现场交付条件的情况下向客户进行交付验收。2024年,部分项目由于客户现场厂房基地建设进度较原计划延后等客观原因(非发行人原因),尚不具备交付验收条件,因而未按计划在2024年实现交付。例如,对于向G105销售的某型旋翼测试系统,客户须建设专门的测试场地以供该系统安装,包括测试工房、固定装置、保护网等基建设施。2024年,由于客户未按计划完成上述场地建设,该旋翼测试系统尚不具备验收条件,因而未按计划在2024年实现验收确认收入。

  B、部分军品已于2024年按预算计划完成交付,但由于合同尚未签订或未确定结算价,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

  应于2022年确认、但延期至2023年确认的收入9,729.32万元,XX训练系统集中于2023年交付形成收入21,778.30万元。具体参见“问题1”之“一、(三)2、(1)公司2023年业绩上涨具有合理性”。

  假设公司上述项目按照原计划交付并确认收入,即:①XX训练系统按原计划于2021年-2023年分批招标、交付、确认收入;②向G105、G108、G104等客户销售的部分产品按原计划于2022年交付、确认收入。按原计划还原后,公司报告期内收入测算情况如下:

  由以上测算知,若公司上述项目按原计划交付、确认收入,则公司2021年至2024年收入呈稳步上涨趋势,2024年预计收入不存在大幅下滑的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2.72万元,相比2023年的11,347.96万元下降幅度约87.82%。主要原因如下:

  ①2024年公司部分业务延期交付确认收入、2021年至2023年部分业务集中于2023年交付,使得公司2024年收入较2023年同比下滑。具体情况参见“问题1”之“一、(三)、2、(2)、1)收入情况”。

  2024年,公司部分业务延期交付确认收入,使得当年收入下滑至63,278.54万元,正处于盈亏平衡点之上。报告期内,基于对下游市场的积极判断,公司稳健扩大资产规模、增加员工数量,在提升生产经营能力的同时每年固定的费用支出亦有所增长,至2024年度公司的盈亏平衡点约为6亿元。因此,在公司营业收入达到6亿元后,收入对净利润的边际贡献将显著提升,若前述项目按原计划交付、确认收入,则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会大幅增加。

  ②随着业务规模的发展,公司进一步加大了未来战略规划的部署工作,在2024年加大了机载设备研制业务的研发投入,增加研发费用约1,552.39万元,使得净利润同比下降。

  公司选取可比公司主要以业务和产品维度为标准,具体标准如下:公司结合自身产品分类、可比公司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收入分产品情况等,综合选取航新科技、海特高新、华力创通、超卓航科等从事机载设备研制、航空维修、仿真测试等业务的上市公司作为可比公司。相关可比公司的产品情况与公司产品对应情况如下:

  公司主要从事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等卫星应用 业务,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仿真测试业务,雷 达信号处理业务,无人机系统业务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耗材的增材制造、机载设备 维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板带成型加工 精密设备及零件制造

  注:可比公司一般未直接披露其军品、民品占比情况,该结论基于对可比公司于年度报告、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等公告中披露的公开信息分析而来,详见以下具体分析。

  2022年至2024年,航新科技的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7.77%、74.81%、75.10%,为公司的主要业务。

  从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的构成来看,该业务主要涵盖部件维修保障、整机维修保障、航空资产管理业务。其中,A、部件维修保障为飞机及部附件维修。B、整机维修保障包括:基地维修,主要维修机型A320系列和B737系列等民航客机;航线维护,主要分布在欧洲和非洲地区,提供对飞机的维护服务及部附件更换;飞机内饰改装和飞机喷涂,主要是对飞机进行涂装设计、涂装、客舱内饰翻新维修。C、航空资产管理包括飞机租赁、飞机退租管理等。以上业务均以民品为主。

  从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的增长驱动因素来看,该业务的增长主要由民航行业带动。

  2022年至2024年,海特高新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3.64%、71.80%、75.10%,为公司的主要业务。该业务包括飞机客机改货机、飞机大修、飞行培训、飞机拆解、公务机运营、航空部附件维修、航空检测设备制造、地面工装制造与维修、飞机整机喷漆等,主要面向民航领域客户。

  根据华力创通2023年6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的数据,华力创通收入约60%来自于特种行业,40%来自于民用市场。因此,华力创通产品主要以军品为主。

  根据超卓航科招股说明书,超卓航科2021年度营业收入中军用和商用领域占比分别为61.42%、38.58%。

  根据超卓航科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业务包括定制化增材制造、机载设备维修,主要产品包括为战机起落架大梁提供疲劳裂纹修复再制造及相应配套技术咨询服务,为导弹发射筒、轧辊等部件的腐蚀损伤提供修复再制造服务,为我国多型战机制造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的卡箍产品等,以军品为主。同时,超卓航科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等民品领域业务,部分民品已进入批量试制阶段。

  根据超卓航科2023年年度报告,随着民品业务的拓展,超卓航科的板带成型加工精密设备及零件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等民品业务2023年占营业收入比例已超过50%。

  根据超卓航科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沿着2023年已拓展的新的业务线稳步推进”,“持续开拓市场,扩大民品业务规模”。2024年板带成型加工精密设备及零件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等民品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20%;航空维修业务收入占比11.29%,涵盖多型飞机,包括波音系列(737、747、757等)、空客系列(320、330、340等),CRJ系列,ERJ系列航空器等多种机型,亦以民品为主。

  综上,超卓航科产品2022年以军品为主,2023年、2024年以民品业务为主。

  )可比公司整体业绩变动情况不完全相同,公司与军品为主的可比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

  2024年度,航新科技、海特高新、超卓航科以民品为主,报告期内收入呈上涨趋势。由于客户领域不完全相同,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与航新科技、海特高新、超卓航科在报告期内的业绩波动情况存在差异,具有合理性。报告期内,公司民品业务收入分别为15,628.41万元、21,508.51万元、27,240.33万元、12,687.93万元,呈上涨趋势,与航新科技、海特高新、超卓航科不存在重大差异。

  华力创通以军品为主。报告期内,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分别为41,254.61万元、85,086.09万元、63,278.54万元、26,387.91万元,其中军品业务收入分别为25,626.20万元、63,577.58万元、36,038.21万元、13,699.98万元,在2024年存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与华力创通的变动趋势相同。

  报告期内,公司机载设备研制业务贡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670.32万元、49,803.54万元、32,816.10万元、10,659.72万元。2022年,公司军品业务受到部分重点型号装备采购合同签订延迟、重大项目采办流程和验收进度滞后,以2022

  及个别已交付军品审价等多重因素影响,使得 年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收入金额偏低。2023年,公司军品业务逐步恢复正常节奏,重点项目相继落地,相关产品的交付、验收等进度已逐步恢复。基于前述原因部分项目未按原有预算计划在前期交付,在2023年实现落地并集中交付验收确认收入,一定程度上使得2023年收入相对较高,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收入上涨至49,803.54万元,同比增长293.07%,这也导致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

  具体分析请参见“问题 ”之“一、(三)、、公司整体业绩波动的原因及合理”。

  报告期内,公司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收入2024年下滑,与民品为主的可比公司海特高新、超卓航科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为公司部分项目未按原有预算计划在前期交付,在2023年实现落地并集中交付验收确认收入,一定程度上使得2023年收入相对较高,使得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但仍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具体分析请参见“问题1”之“一、(三)、2、(3)公司2024年业绩情况分析”。

  综上,公司机载设备研制业务2024年业绩下滑与可比公司存在一定差异具有合理性。

  报告期内,公司航空维修业务收入分别为14,935.44万元、18,303.26万元、18,672.84万元、8,114.71万元,呈稳步上涨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业务收入分别为10,862.75万元、11,905.24万元、4,509.18万元、4,338.04万元。2022年至2023年公司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业务呈上涨趋势;2024年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主要系①公司部分军品因客户验收现场建设进度滞后导致未具备交付条件而延期交付,②部分军品已于2024年按预算计划完成交付,但由于合同尚未签订或未确定结算价,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上述军品预计收入8,355.00万元,若按原计划于2024年交付并确认收入,则公司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业务收入预计为12,864.18万元,呈上涨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业务业绩变动与可比公司对比如下:单位:万元

  公司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业务收入在2023年上涨,2024年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与可比公司华力创通整体趋势一致。

  2、获取公司报告期内收入明细表及主要销售合同,按照公司业务分类计算各业务对应的营业收入金额和占比,以及对应按产品构成区分的营业收入金额和占比,并分析公司各类业务的业绩波动情况;

  3、查阅报告期内可比公司年度报告,了解可比公司的业绩波动情况并与可比公司进行对比分析;

  4、查阅公司下游各行业的研究报告,了解主要客户和下游需求变动情况;5、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各类业务业绩波动的原因及合理性。

  1、公司业务类型划分为军品业务、民品业务。其中,公司将向军队客户、军工集团客户销售的产品划分为军品业务,按照军品业务产品的具体应用领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军用的航空装备和航天装备。公司民品业务分为商业航空业务、通用航空业务,向民用航空公司销售的产品及服务即商业航空业务,向通用航空公司销售的产品及服务即通用航空业务;

  2、公司下游市场需求旺盛,业绩波动具有合理性,与可比公司相比不存在重大差异,具体如下:(1)公司军品业务对应的军用航空装备市场及民品业务对应的商业航空、通用航空市场需求旺盛,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公司机载设备研制业务受到部分重点型号装备采购合同签订延迟、重大项目采办流程和验收进度滞后,以及个别已交付军品审价等多重影响,导致2022年收入金额偏低。2023年,公司军品业务逐步恢复正常节奏,重点项目相继落地,相关产品的交付、验收等进度已逐步恢复。基于前述原因部分项目未按原有预算计划在前期交付,在2023年实现落地并集中交付验收确认收入,一定程度上使得2023年收入相对较高,这也导致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3)公司航空维4 2024

  修业务收入呈稳步上涨趋势。()公司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业务 年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主要系①公司部分军品因客户验收现场建设进度滞后导致未具备交付条件而延期交付,②部分军品已于2024年按预算计划完成交付,但由于合同尚未签订或未确定结算价,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5)公司与以军品为主的可比公司业绩变动不存在重大差异,与以民品为主的可比公司业绩变动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系公司主要客户所属领域不同导致。

  2022年度,公司净利润为负的主要原因如下:公司防务业务受到部分重点型号合同签订、重大项目采办流程和验收进度滞后,以及个别已交付军品审价等多重影响,导致净利润为负。

  2024年度,公司业绩较2023年存在下滑,主要原因如下:2024年公司部分业务延期交付确认收入、2021年至2023年部分业务集中于2023年交付,同时公司2024年增加研发费用约1,552.39万元,使得公司2024年收入、净利润均较2023年同比下滑。

  2025年1-6月,公司收入较2024年同期上升但净利润有所下滑,主要系银行借款导致的财务费用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导致的研发费用增加以及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较少等因素所致。

  公司经营业绩受宏观经济、行业状况、经营管理、销售形势、生产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下情形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产生波动:(1)公司的机载设备研制、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业务主要为军品,军方对于产品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产品迭代更新较快,如果未来公司的核心技术未能满足客户技术发展方2

  向的需求,导致技术落后,客户流失;()军品订单不均匀的特点和军方定价时先以暂定价结算、审价后补差价的特殊政策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动;(3)公司航空维修业务的主要客户为国有大型航空公司,如果该等公司深度改革维修件的送修政策,或其自身具备了部分送修件的维修能力,导致外送维修比例降低;(4)因客户采购规模化、采购机制变化、对成本费用从严控制等原因,在采购中压低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采购价格;(5)核心技术团队人员严重流失,6 7

  导致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下降;()军品客户采办流程再次发生进度滞后;()其他各种原因导致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不再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下降。公司将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风险。”

  二、结合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开展情况,进一步说明2023年收入大幅增长、毛利率较高的原因,是否具有偶发性,相关影响因素未来是否会持续【发行人说明】

  (一)2023年实现的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收入系公司自2020年开始即参与的项目,通过长期跟研实现技术积累

  公司于2019年起开展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2019年至2023年均产生收入,具体情况如下:

  2023年,军队物资工程服务类业务相关收入较高,主要受益于当年完成的XX训练系统项目。该项目客户为A126和A136,公司于2020年开始跟进该项目,项目合同总金额2.55亿元,客户原定于2021-2023年分批招标,合同总金额对应收入会分布在三年。由于2021年、2022年军方两次招标均流标导致军方采购流程延后,直至2023年客户才进行集中采购,具体情况如下:(1)项目始于2020年

  自成立至今,公司一直深耕机载设备研制领域,在机载通讯导航系统及原位测试系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制经验及核心技术。凭借丰富的机载设备研制经验和直升机各系统协同技术的专业优势,公司于2020年1月中标A126首套XX训练系统项目。公司通过前期研发,并经过不断调试优化、地面实验和试飞实验,最终于2021年12月完成验收并确认收入。

  (2)2021年至2022年持续跟进产品迭代优化,期间军方2次招标均流标导致交付延后

  2021至2022年,公司持续保障首套训练系统运作,结合客户使用反馈、部队训练要求和军队装备更新情况,持续优化迭代相关技术指标,包括样机优化、试验室联试、地面实验和试飞实验等。2021年11月和2022年7月,军方组织了2次招标,但由于参与的投标方数量不符合客户招标要求等原因流标,因此该项目分批招标计划延后。

  2023年,我国周边军事压力日益增大,军队军事活动较为紧迫,军方再次招标,并将三年三批次产品统一招标。由于公司已经具备批量生产XX训练系统的能力,技术条件成熟,军方在履行了招标、议价及军队采购网公示等程序后,于2023年9月11日公示公司为该项目的中标方。公司了解到该项目的紧迫性,组织力量集中开展生产工作。2023年11月1日、2023年11月8日,公司与2023 12

  因此,上述XX训练系统项目的顺利完成并非在2023年一蹴而就,而是源自公司长期以来在机载通讯导航系统及原位测试系统方面的研制经验及技术积累。公司依托于对战略客户的长期综合性服务,在与客户长期合作的基础上挖掘客户需求,并依托公司长期积累的技术特长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不属于偶发性业务。此类项目的实现和在部队的运用,实现了公司在模拟训练领域技术的实践和积累,为未来进一步开展项目产品研制开发积累了经验。

  2、XX训练系统项目于2023年末集中确认收入符合收入确认政策和军队实际采购情况

  军队采购受军事需求、预算管理、资金拨付进度等因素影响,不受发行人所控制。公司严格按照军队采购节奏安排生产计划,交付相关产品。公司2023年末对XX训练系统项目进行集中交付是应军方客户要求,满足下游迫切需要。收入确认时点虽具有集中性,但严格依据公司一贯执行的收入确认原则,以合同签订并交付验收作为收入确认时点。

  保荐人、申报会计师核查了公司与A126、A136签订的销售合同,关注交易金额、交货方式、货权转移以及货款结算等重要条款,并与发货单、验收单、回款单进行核对,验证营业收入确认原则的适当性、确认金额的准确性。保荐人、申报会计师对A126、A136实施了函证程序,函证内容包括交易金额、收入确认年度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回函相符,验证营业收入确认金额及期间的真实性、准确性。经核查,保荐人、申报会计师认为,XX训练系统项目于2023年末集中确认收入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符合收入确认政策。

  (二)除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外,2023年公司收入亦呈现大幅增长,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不是影响公司2023年度收入增长的唯一因素

  1、收入影响:除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外,2023年公司各业务板块收入提升均处于较高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最重要的包含机载设备研制、航空维修、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业务,其中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属于机载设备研制。2022年、2023年,公司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30.71%、58.53%,占比较高、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其中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2023年确认收入21,778.30万元,占比25.60%,占比较高,收入确认具有集中性。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6.25%,主要受机载设备研制业务变动影响。考虑以下方面,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不是影响公司2023年度收入增长的唯一因素:

  (1)除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外,2023年公司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收入亦呈现大幅增长,基本盘稳定

  除去军队物资工程服务类业务,2023年公司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收入为28,025.24万元,同比增长127.63%。亦呈现大幅增长,主要系2023年公司防务类业务逐步恢复正常节奏,重点项目逐步落地,有关产品的相关交付、验收等进度已逐步恢复,军队物资工程服务类业务并不是机载设备研制业务大幅增长的唯一因素,公司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本身稳固的基本盘是公司实现业绩大幅增长的核心原因。

  (2)2023年公司其他业务板块收入提升均处于较高水平,亦是公司2023年度收入实现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

  2023年公司航空维修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55%,主要得益于民航业的持续复苏、公司民航维修市场拓展及内部运营管理能力提升,同时公司于2023年正式启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件维修的能力建设,积极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2023年公司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60%,公司拥有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拥有众多航空与防务领域总体和系统级的制造与使用单位的客户。

  2023年公司技术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12%,主要系航材贸易业务增长,随着进口航材市场需求提升、价格上涨,公司客户对采购航材备件的需求预计持续扩大。

  因此,公司其他业务板块收入的增长也是公司2023年度收入实现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

  扣除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后公司净利润下限的测算假设是该业务收入不产生额外费用,对净利润贡献为相关毛利扣减所得税费用;上限的测算假设是该业务对净利润贡献为万元至-4,597.64万元,仍呈增长趋势,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不是公司2023年净利润增长的唯一因素。

  综上,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不是公司2023年收入大幅增长的唯一因素,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本身稳固的基本盘、航空维修和技术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亦是公司2023年度实现收入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2、毛利率影响:除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外,公司2023年毛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不是影响公司2023年较高毛利率的唯一因素2022年、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情况如下:

  2022年、2023年,公司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30.71%、58.53%,占比较高、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XX训练系统项目属于机载设备研制业务,由于跟研周期较久、技术壁垒高、软硬件技术结合程度深等原因,毛利率较高,但与公司其他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整体毛利率基本持平,对公司毛利率贡献有限,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公司2023年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毛利率为54.75%,除去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其他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毛利率仍达54.44%,与整体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毛利率基本一致,即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并不是导致公司2023年机载设备研制业务高毛利率的决定因素。此外,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毛利率整体为46.47%,除去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主营业务毛利率整体仍达到43.48%,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第二,公司 年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毛利率较低是受审价因素影响,剔除该因素后与2023年毛利率基本持平。2022年,公司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系2022年销售的部分机载设备产品受军品审价因素影响调减当期收入2,729.43万元所致,剔除审价影响后,2022年机载设备研制业务的毛利率为53.19%,与2023年基本持平,即2023年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毛利率本身并未异常增加。此外,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毛利率仍达到50.73%、54.52%,在未开展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的情况下,仍延续了2023年的高毛利率水平,亦说明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不是公司维持高毛利率的决定因素。

  综上,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不是影响公司2023年高毛利率的唯一因素,剔除审价因素,报告期内机载设备研制业务毛利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公司2023年毛利率水平较高不具有偶发性,毛利率水平具有可持续性。

  (三)军队物资工程服务类业务不会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1、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虽然在2023年实现较高收入,但其业绩实现源自公司对客户的长期综合服务与跟研实现的技术积累,原预计在2021-2023年分批实现收入,平均来看该业务占比较低,对公司业务影响较小

  (1)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于2023年底确认大额收入符合收入确认政策和军队实际采购情况

  2023年末公司集中大额确认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收入,主要系2021年、2022年军方两次招标均流标导致军方采购流程延后,收入确认时点具有集中性,但符合收入确认政策和军队实际采购情况,该项目的取得源自公司对客户的长期2021 2023

  综合服务与跟研实现的技术积累,按军方原采购计划于 年至 年分三批次完成,不属于偶发性业务。

  (2)公司2023年度融资渠道为银行借款,授信额度相对充足,没有增加银行借款授信额度的融资压力

  截至2023年9月末,公司持有货币资金29,747.64万元。公司融资渠道为银行借款,截至2023年9月末授信额度27,200.00万元,而银行借款为17,614.30万元,授信额度相对充足,流动性整体安全。银行借款合同条款并不涉及公司业绩指标,公司不存在增加银行借款授信额度的融资压力。

  (3)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未对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构成实质影响

  公司分别于2021年、2022年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设定的2023年业绩考核目标为经审计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50亿元。公司2023年度实现的归母纯利润是1.13亿元,显著低于业绩考核目标,因此在2023年12月确认的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收入对当期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未构成实质影响。

  (4)除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外,2023年公司收入亦呈现大幅度增长,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历史(2019-2023年)平均来看该业务收入、毛利占比较低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71%,净利润已扭亏为盈,业绩趋势向好。剔除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2023年公司各业务板块收入提升、毛利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业务不是公司2023年收入大幅度增长、毛利率较高的唯一因素。

上一篇:百万歌王红包版2025-09-15
下一篇:被特种兵ᴄ的合不拢腿男2025-09-15